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院 > 医院动态
编号:10376189
“品牌”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构想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29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10所医院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建设单位。这意味着要把它们建设成标志性、标准化的中西医结合“精品”医院,以推动全国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多由综合性西医医院改建而成,虽然已有20多年的创办或试办历史,但仍处于初创的建设和发展阶段。如何使其名副其实,而又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及其卫生体制的变革;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以及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仍须不断探索。

    一、把握办院方向,打造名副其实的中西医结合“品牌”。

    (一)推进医院内涵建设向全面、规范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转型”:努力在医院的全部医学活动中,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中西医结合。逐步将所有的临床科室均建成中西医结合科室;持续开展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管理和标准化质量管理;研究制定各临床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整体护理规范;实现全院统一、规范书写中西医结合病案等。把医院建设成能够整体协同、综合创新、系统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的医疗机构。
, 百拇医药
    (二)建设好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专科,包括优势学科以及优势学科群: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麦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企业竞争的三种战略:一是“别具一格”战略或称差异性战略;二是成本领先战略;三是“专一化”战略。中西医结合医院就是要把握自己“别具一格”的办院方向,“专一化”地培育和打造中西医结合“品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我国有1.7万余所县级以上医院,其中已经陆续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有意识、有目标地打造自己医院的“品牌”了。同时,现代社会的病人就医,也已进入选择“品牌”医院时代。因此,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仅要具备“品牌”意识、在医疗市场树立特定形象,进而要培育、打造出在全国有竞争实力的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中西医结合“品牌”,从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中西医结合医院要逐渐迈向集团化管理,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力整合。同时,在若干所中西医结合医院组合成医院集团时,也要力求有统一的中西医结合形象,保证原有

    “品牌”的质量,并继续致力于打造和经营这一“品牌”,使这一特色和优势成为自身立足于医疗市场的牢固根基,并能在其中茁壮成长。
, 百拇医药
    以上3点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因此,医院管理者要正确把握改革与中西医结合办院方向的关系,紧紧围绕发展中西医结合办院方向开展医院改革工作,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调动全院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使大家为着一个共同目标,在建设和打造中西医结合“品牌”医院中,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健全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综合实力。

    为了适应我国各项卫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适应社会与人民群众的需求,适应医学模式和人类疾病谱的转变,均需要健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综合实力。

    (一)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优质医疗服务。

    1、加强临床学科及科室、医技科室等设置的合理性、配套性、齐全性建设,并加强相应的院内外运作机制,以构建为病人、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医疗保健服务。
, http://www.100md.com
    2、以大卫生概念为主导,健全和提高涵盖医疗、预防、康复、保健、护理、计划生育、医学咨询、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多学科、专业化、相互协作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开展以健康需求者为中心的全过程、全方位优质医疗保健服务。这是关系着中西医结合医院长远发展的根本建设。

    (二)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1、以医疗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构建新的服务模式。例如,随着我国区域卫生规划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在全国仅有的10多所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一方面应朝着建设本地区中西医结医疗中心发展;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以及构建社会网络化医疗服务模式。这些中西医结合医院,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应设置心理咨询或中西医结合心理学科等;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应加强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神经、肿瘤、糖尿病、创伤、传染病、急诊等专科的建设;随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实施应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并定期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组织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医院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
, 百拇医药
    2、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无论是医学高新技术,还是适宜技术,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以及民族医的新技术,都是医学科技发展的成果。因此,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是提高医院诊疗技术水平、保证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拓展医疗服务领域、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增强医院竞争力,使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3、开展医疗市场调查研究,以需求为导向,不断策划、推出新的医疗服务项目,如开展特需服务、急需服务、预约服务、家庭病床及健康服务等多元化医疗服务工作,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寻找扩大服务领域的机会。

    (三)明确医院服务质量及水平与医疗质量及水平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

    没有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和医疗质量为依托,就没有全过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也就会直接影响病人或其他健康需求者对医院的信任和满意度。因此,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综合实力的建设发展中,必须将医疗质量和优质服务一齐抓。设身处地为健康需求者着想,牢牢树立“一切为了健康需求者”和“以健康需求者为中心”的理念,以使每—位健康需求者心满意足为服务目标,而使医疗服务质量和品位不断提升,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能在医疗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 百拇医药
    三、与时俱进,加强医院现代化建设。

    所谓现代化医院,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从事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活动而建立的医疗机构,20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于欧美等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现代化医院主要有如下特征。

    (一)医疗设备现代化:实现医学科技精密化,如电子计算机化等;形成多学科、专业化的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相结合医疗技术结构。从而为病人及社会不同人群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平、以人为本的多元化医学服务。

    (二)医院建筑以及生活、卫生、服务、环境等设施,既能符合医疗、科研、教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保障其科学有序地运作;又能为病人提供周到、方便的就医服务,使之享受到优美、和谐、舒适、卫生的疗养环境以及温馨的家庭式生活服务。

    (三)拥有技术精良的、富有团队精神的医药科技人才群体;特别是拥有成为当地、全国,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 百拇医药
    (四)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行科学经营管理。建立医院全面质量保证、评价、监督控制体系;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开展数字化信息管理、规范管理、人才管理、知识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卫生管理、文化管理等全面质量管理,以保障医院品质、品位、品牌。

    我国医院的现代化,一方面要参照发达国家现代化医院模式,力求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我国既有现代医学,又有中医学、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等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正是体现我国医学特点的医院之一。因此,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是建设现代化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方向。

    四、把医院建成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基地。

    (一)建成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建成标准化、规范化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其目的为,通过临床实践及病种质量管理等,不断探索和研究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诊疗规范、诊疗体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建设等;规范中西医结合病案书写、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护理查房制度等;促进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二是为中西医结合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人员等,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基地。
, http://www.100md.com
    (二)建成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基地。由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尚处于初创阶段,特点是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研究性。中西医结合医院要承担起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任务,特别是要承担起,对于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基础研究任务。这就必须加强实验室、研究室等的建设;加强临床科室与实验室、研究室、医技科室之间的密切协作;配备相应的科研人员等。如此,才能把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成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相结合的医学科研基地,也才能不断促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理论及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建设中西医结合教学基地有四个主要目的:以促进知识创新、提升素质为目标,对院内各类各级人员进行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理论与实践的继续教育、进修培训、岗位培训;面向社会,承担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训练;接受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接受院外西学中、中学西、中西医结合各类各级人员的进修学习。为此,中西医结合医院需要在如下四个方面建设成规范而持续有序运作的教学基地。

, 百拇医药     1、成立教育或教学管理部门,建立教学管理系统。

    2、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研室和师资队伍。

    3、建立中西医结合教学病区,进行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线的教学查房、临床带教、病案讨论、专题讲座等教学制度。

    4、建立与教学工作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考评激励机制等。

    建设以中西医结合教育为主线的教学基地,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不仅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发展的历史使命之一,而且是提升医院品质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四)建设中西医结合医、教、研基地,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的需要。任何学科的形成及建设发展,必备的要素之一是具有相应的科研、教学和实际应用机构。把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成医、教、研三结合的基地,才能与独立设置的中西医结合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共同形成密切联系、相互匹配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发展的支撑条件。

    总之,我国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院,要以建设现代化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三结合基地为使命,以促进中西医结合为目标,以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为己任,坚持走中西医结道路,创中西医结合“品牌”,才能正确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建设发展。当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的生命是扎根于为健康需求者提供最经济、方便、有效、令其满足的医疗保健服务。因此,中西医结合医院首先,而且只能在使健康需求者满意中实现上述各项目标。, 百拇医药(陈士奎)